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129号提案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结结果:A
提案字〔2020〕21号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129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打好‘组合拳’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在住建部、省住建厅的支持下,我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总体情况
(一)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了由市政府主管市长任组长的“秦皇岛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县区政府(管委)和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年度印发全市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政府(管委),对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实行季通报,纳入全市绿色建筑工作考核体系。2019年住建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两次到我市调研指导工作,对我市工作开展给予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张瑞书市长3月5日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冯志永副市长6月24日到卢龙县调研指导并多次对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要求,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促进全市工作开展。为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有力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8月5日下午,召开了由市政府主办,我局和卢龙县政府承办的全市装配式建筑现场会,冯志永副市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
(二)政策制定方面。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秦皇岛市装配式建筑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2017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又对《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市住建局、昌黎县、卢龙县、青龙县正在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
(三)产业发展方面。全市正在形成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新格局,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9家,年产预制混凝土构件70万立方米,钢构件11万吨,装配化装修部品部件满足3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求。截至目前,卢龙县获批河北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县,阿尔法工业园获批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河北永祥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河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信科技已通过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线上复审,海三建设集团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基地、精工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河北广大装配式装修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化基地已经建成投产。我市已通过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城市的线上复审。
(四)项目建设方面。我市第一个装配式示范项目开发区天池路青年周转公寓项目已基本建成。采用钢结构方式建造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综合门诊楼改扩建工程(省内第一个钢结构大型医院)、刘马坊棚改项目(约22万㎡)等一批装配式建筑正在抓紧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市在建装配式项目39个,装配式地上建筑面积共134.83万㎡。
(五)宣传推广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用政策和技术解答疑惑,用示范项目体现建设成效。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装配式建筑特点,支持装配式建筑建设,为装配式建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市级BIM中心已基本筹建完成,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已建成。我市阿尔法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代表队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碧桂园杯’第二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职工组)总决赛”装配环节取得构件安装团队第一名,个人前三名。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落实情况
(一)主要任务目标。
1.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应当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
2.全市行政区域内5000平方米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应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全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商品房开发项目应按照不低于以下比例配建装配式建筑,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40%以上,其他四区和三县分别达到30%、20%以上。
(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截至8月底,全市取得施工许可装配式项目(含工业建筑)46个,地上面积85.33万㎡,占新建筑比例20.81%。
三、下步主要工作任务
我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但仍然存在着,各县区政府(管委)认识不到位,推进工作力度小;产业基地建设重生产、轻科研、缺少创新,产业链条不完整;优秀示范项目少,标准化程度低,建设规模小;保障措施不够强;人才培养抓得不够紧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中改进,在工作中完善。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部品部件产能能够完全满足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下一步重点工作是围绕如何发挥产业优势,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加强政策引领,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强化和推进。
(一)抓好顶层设计。按照《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今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市、县两级《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以专项规划为统领,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和区域建造比例。各县区政府(管委)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年度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形成推进工作合力。
(二)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已经建成的产业基地从树立品牌、完善产品技术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上上水平,在产业延伸,集团化发展,产业化融合上下功夫。二是推进园区建设。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完善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支持新型建材和装配化装修内装和外装企业的发展。三是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加强企业管理,防范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盲目上马,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筹建全市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云平台,利用互联网+为企业、产品、技术搭建宣传、采购交易、企业对接集成平台,支持企业强起来,走出去,服务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三)加强项目建设。一是严格政策要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项目,单体5000㎡以上的公共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设,商业开发的居住建筑按照年度配建比例建设。二是推进规模化建设。为提高项目标准化水平,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支持各县区(管委)采取划定区域或项目区块联合等方式集中,规模建筑装配式建筑。对规模建设的项目给与土地出让、容积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奖励。三是严格延建项目管理。延期项目建设不得超过二年,对没有落实承诺要求的企业,不再批准新的延建项目。四是推广适用技术。在农村开展轻钢结构装配式新型民居试点示范,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示范。
(四)加强标准化建设。一是编制《装配式建筑标准化部品、部件规划导则》,推进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保温和结构一体化,主体和装修一体化。二是在不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项目强制推广应用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板、集成墙板、集成厨卫等成熟部品部件并且要达到一定比例要求。三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推广BIM技术应用,部品部件出厂应有身份标识,实现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的质量可监控,可追溯。
(五)推进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必须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引导和培育一批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工程总承包供给质量和能力。目前,我局正在研究制定工程总承包相关管理规定。
(六)强化政策支持。一是装配式建筑在办理商品房价格备案时,指导价格可适当上浮,比例不超过20%。购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商品住房,可不受区域性商品房限购措施的限制。二是企业销售自产的经认定列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装配式预制复合墙板(体)材料,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三是探索研究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建筑的市场化发展,创新建筑领域绿色金融产品应用,发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的作用,完善绿色建筑各阶段融资机制,完善绿色融资政策支持及保证措施。
(七)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健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提高产品生产和工程建造质量,强化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事中、事后质量监管。二是建立与专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分包管理、工程造价、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推行“互联网+监管”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与管理。
2020年9月20日
签发领导:石兆旭
联系人及电话:杨扬 3308055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